諸位同修,及網路前的同修,大家好。阿彌陀佛!請放掌。請大家掀開《地藏菩薩本願經》綸貫第二十頁第四行,我們從「心寂三昧」、「一行三昧」這裡看起。
昨天我們學習到從理上來修一行三昧。一行三昧是「唯專一行,修習正定」,一行就是一個行門,它沒有再加其他的行門,修習正定,三昧是正定、正受。有事有理,理一行三昧就是「定心觀真如一理」,《華嚴經》就是,《法華經》也是,一行三昧就是定心觀真如一理,這是理一行三昧。《文殊般若經》說:「法界一相,繫緣法界」,就是一行三昧。華嚴家把他們修行的方法稱為法界觀,我們去看看賢首宗的教義,華嚴法界觀就是明瞭法界是一相。《華嚴經》說到虛空法界一切眾生是一體。什麼是一體?就是一切眾生就是自己,自己就是一切眾生。這樣入觀就是法界觀,這就是一行三昧,理上的一行三昧。一行三昧修成功了,就是成就了,就盡知恆沙諸佛法界沒有差別。說明華嚴的境界,虛空法界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,所以你才見佛無數。「入一行三昧已,見佛無數」,無量無邊諸佛你都見到了。
無量無邊諸佛在哪裡?一切眾生。一切眾生都是真佛,決定不是假佛,我們看都是眾生,這是我們自己迷了,迷了就見不到。迷的什麼、為什麼迷?因為有妄想分別執著,你就見不到佛;離開妄想分別執著,你見到佛了。佛是什麼?佛是真如本性,虛空法界是真如本性變現出來的相分,能變的是佛,所變的怎麼不是佛?當然是佛。我們自己迷失了自性,換句話說是個糊塗佛。但是明白人眼中看起來,知道你是暫時糊塗,就好像一個人喝醉酒了,發酒瘋,你不能否定他不是人。他還是人,可是他現在醉了,而且還是個好人,他酒瘋過了之後就正常了,他不是瘋子。佛菩薩看我們眾生,是暫時迷惑顛倒,很快就恢復正常,所以佛菩薩看一切眾生都是佛,以真佛看待,不是假的,真的都是佛。我們凡夫遇到真佛,把他當作醉漢看待,也把他當作糊塗人看待。所以佛眼睛看眾生都是佛,眾生眼睛看佛都是眾生,關鍵在迷悟不同。這就說明境隨心轉,境緣沒有好醜,好醜在於心。你的心善,看世界所有一切眾生都善,沒有一個不善的;你的心惡,看佛菩薩都是惡人,天下沒有一個好人。所以都是在我們自己一念之間,看你怎麼轉法,就是轉變我們的心態。
所以《大乘起信論》也說一行三昧,你要是依一行三昧,你就曉得「法界一相」,盡虛空、遍法界是一個相,這一個相就是實相、真相,你就看出來「一切諸佛法身與眾生身平等無二」,這叫一行三昧。所以一行三昧的根本是真如自性,也就是說根據這個真如自性來修,當然修成就了就是回歸到真如本性了,所謂「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」,見到自己的真如本性,也就是說見到事實真相。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在《壇經》說:「若於一切處,行住坐臥,純一直心,不動道場,直成淨土」,這就叫做一行三昧。一行三昧也叫做一相三昧,禪宗裡頭非常重視。一切時、一切處,行住坐臥純一直心,什麼叫直心?直心是一念不生,宗門講:「不思善,不思惡」;直心就是清淨心,就是《彌陀經》講的「一心不亂」。如果我們在一切時、一切處,你這個身體走著也好,坐著也好,站著也好,躺在床上也好,行住坐臥都不起心、不動念,不分別、不執著,這個時候就是一行三昧;心裡頭動個念頭就錯了,一行三昧就失掉了。在這個時候,你的身心跟虛空法界融合成一體,這是真正的淨土,法性土現前了。諸位要曉得,法性土跟法相土是在一起的,我們凡夫落在法相,不知道法性,只知道相,不知道性;入一行三昧的人知道法相就是法性,性相不二,這是從理上說。所以理一行三昧。
如果從事上說一行三昧、一相三昧,這是從事相上來說,也就是念佛三昧。換句話說,我們一心念佛就是事上的一行三昧,從事相上,事上的一相三昧就是念佛。由此可知,念佛法門的殊勝,念佛法門是直接修一行三昧。我們為什麼得不到一行三昧?一行三昧就是《彌陀經》講的「一心不亂」。我們念佛不能得一心不亂,是我們心不清淨,我們沒有真正做「洗心易行」的功夫,沒有遵照《無量壽經》的理論方法來修行。修行就是易行,易就是改變的意思,改變我們的行為,改變我們思想、言語,就是身、口、意三業錯誤的行為。從哪裡改變起?剛才講的,一定從我們自己的心裡面,放棄一切惡的記憶,把一切惡的記憶念頭捨得乾乾淨淨,用善念取而代之。就記一切眾生的善,不要記一切眾生的過惡,心存善念,永遠生活在誠敬、感恩的境界之中,你說這個人生活得多麼充實!生命就有意義、有價值,沒有罪惡。知道別人以惡意對我,不是他的本意,是他的誤會,這話是真的,不是故意做這個想法,都是事實真相。他為什麼誤會?他對我們認識不清楚、不了解,聽信別人的謠言,或者看錯我們的行為。我們的行為,心行都是善的,可能我們的手段方式是不善的,他不了解。不善的手段可以達到善的目的,他沒有看到後面的目的,只看我們眼前的造作,在這當中產生了誤會,這種事情自古以來往往有之。
我們決定不能記仇、記恨、記人家的過失,這種心是非常不善的心,一定要記別人的好處。我們心不要記別人不好的,就記別人好的,別人照顧我們一天、供養我們一餐飯,這個恩德都不能忘。我們看韓信,歷史上也記載,楚漢相爭那個時候的韓信,後來當了大將軍,他所以能夠建功立業,最大的長處是不忘恩。自己在窮困挨餓的時候,漂母給他一碗飯吃,他一生都沒有忘記,自己成功之後,還找這個人報恩。這是值得我們效法的,值得我們學習的。滴水之恩,終身不忘;再大的過失,再大的侮辱陷害,一笑了之,絕不在意,這是我們修行證果的本錢。你要沒有這個基礎,沒有這個本錢,你怎麼苦修也不會證果。所以希望大家要注意這些事,不在這些事上下功夫,我們念佛怎麼能成就念佛三昧?所以許多念佛同修講功夫不得力,不得力的原因不知道在哪裡。甚至於在念佛堂領眾修行的法師功夫也不得力,為什麼不得力?下了念佛堂之後還是有是非人我,言談之間還記得過去哪個人對不起我,還有這些念頭耿耿於懷,他的功夫怎麼能得力?這是不得力的原因。講經說法的法師,對於過去恩恩怨怨沒有忘記,他就不開智慧,講經永遠就不會有進步。講經沒有進步,就說明他修行的功夫沒有進步,這一定道理。你真有修養,你才能講得出真東西,講得出真味道來。
《文殊般若經》有一段話:「欲入一行三昧,應處空閑,捨諸亂意。」捨諸亂意這一句話要緊,亂意裡頭最嚴重的就是恩怨,要把這些不善念頭捨盡。還得「不取相貌」,不取相貌怎麼說?不著相。然後「繫心一佛,專稱名字。隨佛方所,端身正向。能於一佛念念相續,即是念中,能見過去、未來、現在諸佛」。這個事情我們同修當中有人告訴家師淨老,他在念佛的時候見到很多很多佛,但是他不是常常見。那是什麼一回事情?一念相應,很短的時間,這一念他心裡頭確實萬緣放下,心地清淨。雖然這個時間很短,是一剎那之間,一剎那之間就有感應,他就見到無量無邊諸佛,或者聽到無量無邊諸佛念佛的聲音。這是證明,證明這個事情是真的,不是假的。
我們沒有這個感應,換句話說,我們從來沒有一念清淨過,所以你得不到感應。得不到感應,也不必求感應,有求感應的念頭是妄念,障礙感應;不要求,自然的,心地清淨自然這個境界會現前。現前也不要歡喜,一生歡喜心又錯了,你又起心動念,馬上就墮落、就回頭了。這是我們要了解修行當中的境界,保持這個原則,就是不要起心動念。所以不要求感應,你要求感應的念頭還是一個妄念,你那個妄念就是障礙感應的,不要求,自然的,心地清淨自然這個境界就現前了。現前也不要歡喜,一生歡喜心又是妄念,又錯了,你又起心動念,馬上又回去、又墮落了。這是我們要了解的一些修行的原則,修行當中不管見到什麼境界,見如不見,見到佛也是見如不見,這樣就對了。我們再看下面的文:
【入一行三昧已,見佛無數,發深廣心,住堅信位。】
底下這兩句話重要,『發深廣心,住堅信位』。我們有同修一念相應的時候見佛無數,但是底下這兩句沒有,所以他還是凡夫。如果見佛之後,下面這兩句他有,他立刻就入菩薩位,他就超凡入聖。「發深廣心」是什麼心?深廣心是菩提心,真正覺悟的心,堅定自己的信心,這個信心永遠不退、永遠不失。淨土宗裡面講信、願、行,你的信心建立了;信心建立之後,願心就生起來,願生淨土,願度眾生;有願必有行,你有願就會付諸行動,行就是念佛,念佛不會間斷,因為有信念在推動,你會隨時隨處勸導一切眾生念佛。勸人念佛是化他,自己念佛不間斷是自度。你一定會像諦閑法師教導鍋漏匠徒弟那個方法,你會很喜歡,你會很羨慕,你會很認真努力去做,有空就念佛,念累了就休息,休息好了接著念,決定不放鬆。這世間所有一切緣統統放下了,不再放在心上,隨緣度日,決定得生淨土,前途一片光明。佛家說「一片金色光明」,無比殊勝的光明。這在《無量壽經》的「光明遍照」、「禮佛現光」的經文裡面都有講到。
【於奢摩他,毗婆舍那,二種觀道,決定信解。】
『奢摩他』、『毗婆舍那』是梵語。「奢摩他」翻成中文是「止」的意思,「毗婆舍那」是「觀」,這兩個名詞合起來是止觀。止觀這兩種修行的方法,『決定信解』,這個說法大家還是不太好懂,我們再換個名詞,還是這個意思。奢摩他是放下,毘婆舍那是看破,這大家就好懂。看破是觀,放下是止。觀是觀見,就是明白、了解,不迷了。止是徹底放下,放下什麼?放下妄想分別執著,放下是非人我,放下名聞利養,放下貪瞋痴慢,自性裡面沒有這些東西,自性裡面沒有的統統放下就對了。這些自性沒有的東西放下了,自性裡面本來有的就完全現前了。自性裡面本來有的是什麼?無量的智慧,無量的德能。這是我們自性本具的,本來就具足的,虛妄的放下了,這些本來的智慧德能自然就現前。所以這兩個名詞,我們用看破、放下,大家概念就比較清楚了。對於這個「決定信解」,你相信一切諸佛如來,他們過去從初發心修行證果,達到如來的果位,用什麼方法?就是用這兩種方法。看破幫助你放下,放下又幫助你看破更深一層,看破放下、放下看破相輔相成。
家師淨老學佛,實在講是很幸運,沒有走冤枉路。他老人家二十六歲遇到台大哲學教授方東美先生,方先生介紹佛法給他,過了一個月之後他就認識了章嘉大師。第一天跟章嘉大師見面,就向他請教,有什麼方法能幫助他很快的入佛門?章嘉大師教他六個字:「看得破,放得下」,這是家師淨老親近章嘉大師第一天得到的開示。他這個講法,家師講他當時聽容易懂、能理解,就是比較淺顯。就接著向章嘉大師請教看得破、放得下要從哪裡下手,要怎麼下手,要怎麼看破、怎麼放下?章嘉大師教他「布施」,這就有了一個入手之處。布施是什麼?是真正放下,難捨能捨,你捨,智慧才能現前。智慧為什麼被蒙蔽不能現前?是因為你樣樣放不下,障礙你自性般若智慧。你能夠放下,你的智慧障礙就沒有了。放下,智慧就現前,智慧不開的原因就是放不下。
看破、放下從哪裡下手?從放下下手,這是章嘉大師教給家師淨老的。家師淨老依教奉行,他真正就照這樣去做了,真正做到了,實在講不是很高的功夫。中國古人講:「與人無爭,於世無求」,這八個字家師淨老做到了。所以他老人家心比一般人清淨,他的情緒比一般人要自在,他得到清淨、自在是從這個地方得到的。所以家師很感恩章嘉大師,教他入佛門的修行方法,從布施下手,從看破放下下手,這是章嘉大師傳授給他的,所以家師一生得這個受用。以後學佛,愈學愈知道這兩句話的真實,到了晚年就完全明瞭,一切諸佛如來從初發心,無量劫修成究竟圓滿的佛果,沒有別的,就是這兩個方法,就一個看破、一個放下。不斷的看破,不斷的放下,放到究竟圓滿了,就成佛了。章嘉大師有智慧,他不用佛學名詞來給家師淨老講,他不用經典上講的奢摩他、毘婆舍那,如果用這個佛學的名詞術語講,他就不懂了,也就沒有入手之處。他把這兩句話講成看得破、放得下,很淺白,大家一聽就懂,奢摩他是放得下,毘婆舍那是看得破,那就好懂了。其實看得破、放得下就是奢摩他、毘婆舍那,換個名詞講就好懂,懂了才知道怎麼去修、怎麼做。
布施,就從布施下手,這個很具體,不但是財要布施,身外之物這些財物要布施,布施就是放下,最重要的把貪瞋痴布施掉,把是非人我布施掉,把自私自利布施掉,把權力欲望布施掉,還得把所有一切嗜好也布施掉,這個重要。人如果不離愛欲,不能離開、遠離愛欲,不遠離嗜好,就永遠不能離開三途六道,造成三途六道根本的原因就是這個。所以愛欲要布施掉,嗜好要布施掉,生活一切隨緣。我們今天生活,還要記住釋迦牟尼佛托缽的精神,我們今天接受供養就是托缽,人家供養什麼,我們就吃什麼,不要有分別,不要有執著,沒有好壞之分,在這樣恆順眾生當中修隨喜功德。功德是什麼?把我們的嗜好捨掉了。我們今天只取需要,不取愛好。飲食是所需要的,要滋養身體;絕不去愛欲、愛好,我想要吃什麼東西、想要什麼東西,那就是自己的愛好,自己喜歡的。所以嗜好不取,只取需要,這樣就對了。就是說我們飲食,有營養就可以了,不要挑剔,不要挑哪個我喜歡吃的、哪個我不喜歡吃的,只要有營養、健康的,我們喜不喜歡都吃,只要需要就對了。而且只取應量,應量是我們需要多少量,譬如吃飯,我只需要一碗,我就吃一碗,也不要看到今天菜不錯,可以吃三碗、四碗,那貪心就起來了。菜好也吃這麼多,菜不好也吃這麼多,這個叫應量。所以佛陀時代規定出家人他吃飯是要托缽的,缽是訂做的,缽叫應量器。什麼叫應量器?就是說每一個人飯量不一樣,有的人他飯量大,那缽要做大一點,有的人飯量小,缽做小一點,就適合他的飯量,不能做太大,也不要做太小,太小你吃不飽,太大吃過量了,所以要應量。你的飯量一餐如果一碗,那就一碗,就看那個缽大小叫應量器。如果能夠過佛陀教導的,這樣的生活過一生,真的是快樂自在無比,沒有牽掛,沒有憂慮。
所以家師淨老一生也示現給我們看,一生沒有道場,他不要管道場,道場都是別人的。他自己也沒有信徒,這都是他老人家一生的行持,他就不做住持,也不鼓勵建道場,也不給人家做傳戒師。所以他傳戒只傳三皈五戒,三壇大戒是沒有,菩薩戒,連八關齋戒也都沒有,都是三皈五戒,他也只傳這一個。有道場總是交給別人去管理,他自己是沒有管理,有在家、有出家的這些同修發心去管理、去運作。這也是在現在社會自己能得自在的一個因素。
在大陸北京那邊也有很多同修,也有不少的長者,以前也很歡迎家師淨老到北京去落戶,家師他是念念在懷,希望落葉歸根。從大陸到台灣來,當然也希望年老之後回到大陸去,已經老了,難得過去北京很多長者歡迎。如果回大陸,他老人家的想法就是蓋茅蓬,他的理想,三、五個人蓋個茅蓬,不要去建道場,如果這樣落戶就自在了。你建築一個道場,爭的人、搶的人就多,這是造罪業。所以蓋小茅蓬,送人人都不要,這才相安無事,清淨無為,家師淨老他說他喜歡過這樣的日子,我想這樣的日子也很多人喜歡。他樂意幫助別人,可以幫助別人建道場,自己不要道場,自己一生作客不做主。主人歡喜,在這裡多住幾天,多做幾次演講;主人不歡喜,歡歡喜喜的趕快走路。絕不與人爭,不與人做冤家,不與人結冤仇,這是做人的基本態度,世出世間聖人教導我們的。
我們果然能夠有家師淨老這樣的認知、能夠明瞭,能夠依教奉行,這一生享清福,來生的福報真的是不可思議!人生苦短,為什麼不修來生而貪著今生?貪著今生是錯誤的。能修來生,這個人眼光就大,這個人才有真正的前途,真正有幸福。淨老在北京,他也曾經聽黃念祖老居士的學生給他講,黃念老跟他的學生聊天,談起淨空法師,黃念老說:「淨空法師這一生如果不往生西方,來生的福報不得了。」他們學生就給家師淨老講。我們淨老笑笑就說我還是要求往生西方,我不要求來生福報。為什麼?我們看到自古以來,多少帝王享大福報,可是享福的時候沒有不造罪業的,人一享福就糊塗了,福報享完了還要墮落,所以決定往生是正確的。捨棄人天大福報,決定求生淨土,這才是真正智慧的選擇。
好,今天我們就講到這裡,下面我們下一堂課再繼續來學習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