諫鼓謗木 |?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二冊
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二冊,第一單元「君道」,五、「納諫」。
【五十二、堯舜之世,諫鼓謗木,立之於朝,殷周哲王,小人怨詈,則洗目改聽,所以達聰明,開不諱,博採負薪,盡極下情也。】
這一條出自於卷二十三,《後漢書(三)》。
『謗木』,毀謗的謗,木頭的木,這兩個字是「相傳堯舜時代於交通要道豎立木柱,讓人在上面寫諫言」,稱為「謗木」。就是交通要道,像我們現在講大馬路,十字路口,有一個木頭做的柱子,就像現在的留言牌一樣,作用就是讓人在上面寫諫言。因為可能聽不到人民的聲音,所以讓人在那邊寫,這個叫「謗木」。『小人』,這裡的小人是指一般的平民百姓。『怨詈』,怨恨、咒罵的意思,詈就是咒罵。『聰明』指明察事理,是非善惡能夠明察秋毫。『不諱』就是不隱諱,大家都敢諫言,不會說不敢講或者不願意講,大家敢講。『負薪』指地位低微的人。
這一條講「堯舜的時候,在朝堂設敢諫之鼓」。朝堂外面,就像我們看一些古裝戲,有冤情去報官,在外面擊鼓伸冤。在堯舜那個時代,在朝堂外面,他就有設人家要來諫議的敢諫之鼓,人家敢來直諫的這個鼓,敲這個鼓就知道有人要來報告事情,要來諫議朝廷哪些地方要改正,哪些政策要調整,所以叫「敢諫之鼓」,堯舜時代有設這個鼓。「立書寫諫言之木」,就是交通要道,用木頭做的柱子讓大家留言,把要勸諫朝廷修改政策的這些言語寫在這個木頭上面,朝廷就會去看,聽到人民的聲音。「殷周二朝的聖王」,殷就是商朝,周是周朝,這兩個朝代的聖王「對待百姓的怨罵」,罵詈,有一些人民百姓他可能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發洩情緒,罵出來的話就不好聽,不一定是對的,但是聖王文武周公對待百姓的怨言「總是洗耳恭聽」,很真誠的接受,聽聽他們的聲音,「所以才能夠明察事理」。各方面的聲音都聽到了,他才能夠明察這些國家發生的事情,這些道理,是非善惡,才能夠明察秋毫。就是多聽聽下面的聲音,「讓別人直言不諱」,讓大家敢直接把一些要講的話講出來,不會說不敢講,或者是不願意講。這樣的做法大家就敢講了,上面就能夠真正知道民間疾苦,問題在什麼地方,可以去修正。「廣泛聽取普通百姓的意見」,廣泛的聽取一般人民百姓他們的聲音,「全面詳實的了解民情」,知道民間疾苦在哪裡。相對的,我們現在看民主國家媒體發達,反而上面的人他不聽下面人民的聲音,也不能去分辨人民聲音有的講得對,有的講得不對,上面的人也不去輔導,所以現在整個世界都很亂。所以這一條也是「納諫」,古聖先王他們接受一般人民諫議的這些態度跟做法,是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學習的。
好,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