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數: 172
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二冊,第二單元「臣術」,三、「勸諫」。
【八十、臣,治煩去惑者也。是以伏死而爭。】
這一條出自於卷五,《春秋左氏傳(中)》。
『伏死』這兩個字是甘願捨棄生命,也就是說不怕死。『爭』就是諍諫的意思,勸諫,臣下向國君來勸諫、勸導。國君有什麼錯誤的想法、政策,他很正直的來勸諫,勸國君應該要做的或者是不應該做的。
這一條講『臣』,「臣」就是臣下,就是上面有領導人。這個是可以套用在每一個階層單位當中,好像一個公司的董事長,他就是君,下面的總經理、以下各部門的幹部都是臣。這裡講是一個國家,國家最高的領導人是國君,臣下就是做一個下屬、做一個臣,是要為國君、為領導人整治繁雜,很亂的這些事務,是他的本分工作。要『治煩去惑』,「治」就是治理的意思,很繁雜很亂的這些國事非常的多,要給它整治得井井有條、有條不紊。臣是為國君來解除迷惑的人,國君有什麼地方想錯了或者做錯了,他要來提醒,不能讓國君去做錯事。因此要冒著生命的危險去諫諍、規勸,因為特別在古代,不是像現在這麼民主,古代帝王他是最高權威的,有生殺之權。臣屬要去勸諫,如果國君不接受,生氣了,可能這個勸諫的大臣就要被殺。所以冒死去諫諍、規勸,這是忠臣才能表現得出來。忠臣就是不怕死,應該勸,他就去勸國君,不會因為他自己生命有危險,不敢去勸諫;應該勸諫,他一定會勸國君,這才是一個忠臣的本分事情,責任跟義務。
好,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