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讀數: 143
聖王示人而民從之 |👉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二冊
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二冊,第四單元「為政」,六、「教化」。
聖王在位,明好憎以示人,經誹譽以導之,親賢而進之,賤不肖而退之。
無被瘡流血之患,而有高世尊顯之名,民孰不從?古者法設而不犯,刑措而不用,非可刑而不刑也,百工維時,庶績咸熙,禮義修而任賢得也。
這一條出自於卷四十一,《淮南子》。
『經』是度量、劃分的意思。『百工』是百官。『庶績』是各種事業。『熙』,這個字是興盛的意思。
「聖明的君主居於高位,闡明好惡來昭示國人,通過對善惡行為的批評、稱譽來引導人民,親近賢人並提拔他,鄙棄不賢的人並罷免他。沒有受傷流血之苦,而能夠享有崇高尊顯的名聲,百姓誰不願意學習效法呢?古代制定了法律卻無人觸犯,設置了刑罰卻不施用,不是該施刑而不用刑,是因為百官都能夠做好本職工作,各項事業都興盛成功,禮義得到修治,賢德之人得到了任用。」這一條也是教化很重要的。明褒貶,分析善惡、事理,來獎勵賢人,來批評不賢的人;賢人提拔他出來為人民服務,不孝的人、不好的人就罷免他。用這樣的方法也就沒有受傷流血之苦,大家也都很樂意來學習效法。所以古代制定這些法律、刑罰沒有人願意去觸犯,人人都明理,有羞恥心,百官也都能盡到本分的工作,所以各方面都能夠興盛,禮義也能夠推行,賢德之人得到了任用,所以國家就能夠安定、和樂。
好,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