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 |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三冊 第99集

video
play-sharp-fill

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 |👉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三冊

  諸位同學,大家好!我們繼續來學習《群書治要360》第三冊,第三單元「貴德」,一、「尚道」。

無惻隱之心,非人也;無羞惡之心,非人也;無辭讓之心,非人也;無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惻隱之心,仁之端也;羞惡之心,義之端也;辭讓之心,禮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猶其有四體也。有是四端,而自謂不能者,自賊者也;謂其君不能者,賊其君者也。

  這一條出自於卷三十七,《孟子》。

  『惻隱』:是同情,憐憫的意思。一般講,惻隱之心,人皆有之。『端』:是開端,開始。

  這一條講,「如果一個人沒有同情憐憫的心,就不能算作是人」,也就是說不是人,他沒有人性了。「對惡行沒有羞恥厭惡之心,就不能算作是人;沒有謙遜謙讓的心,就不能算作是人;沒有明辨是非的心,就不能算作是人。」這個是講四端,是做人基本的一個條件。「同情憐憫心是仁的開端」,仁,孔子的教學主張仁,在佛教講慈悲。慈悲跟仁,就是一般講有愛心,同情憐憫心,這個是仁慈的一個開端。「羞恥厭惡心是義的開端」,羞恥厭惡的心是義的開端。羞恥就是不好意思、對不起人,有這個羞恥心,這個是義的開端。「謙遜謙讓心是禮的開端」,我們一般講禮讓。禮就是自卑而尊人,自卑而尊人就是謙遜、謙讓,這是禮的一個開端。「辨別是非心是智的開端」,能夠辨別是非善惡、真妄邪正、利害得失,這個是智慧的開端,智慧從這裡開始。「人有這四個善良的開端,如同人有四肢一樣,都是生來便具備的。」我們人生下來就有四肢,有手腳,四肢,這四端就像我們人的身體四肢一樣,生來,就是出生就具備四肢。「有這四個善良的開端,而認為自己不能行善,就是賊害自己本善的天性,自暴自棄」,四端是每一個人都有,如果認為自己不能行善,那是賊害自己本來的天性。《三字經》講,「人之初,性本善」,本性都是善的,沒有說不能行善的,本來本性就是善的,當然是可以行善,所以不能自暴自棄。「作為臣子,認為自己的君王不能行善,不勸諫君王改正,就是賊害自己的國君,陷國君於不義。」這是講,做一個臣子認為自己的國君領導人他不能行善,不去勸諫國君領導人改正錯誤,這個就是賊害自己的國君。你看他錯了,他有些不好的政策,不勸諫、不提醒,就是害這個國君,害這個領導人,陷這個國君領導人於不義,這個是做為一個臣子不能這樣做的,要盡到勸諫的責任。不能說我講了他也不會聽,就不勸諫了,一定要勸諫。如果三勸不接受,那就暫停,先不勸了。一定要勸,不能統統沒有勸諫就認為這個國君他不能行善。你都沒有去勸諫,怎麼知道他不能行善,所以必須先盡到一個做臣子的勸諫責任。

  好,這一條我們就學習到這裡。祝大家福慧增長,法喜充滿。阿彌陀佛!

最新消息
彙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