釋迦牟尼佛成道日|普度眾生 同成佛道

農曆十二月八日,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日。

釋迦牟尼,是佛教的創始者。他原名喬達摩.悉達多,誕生於印度迦毘羅衛國(今尼泊爾),他的父親是當時迦毘羅衛國的國王。釋迦是他所在家族的族名,牟尼意譯為聖人。釋迦牟尼則是他成道後,人們對他的尊稱。

悉達多太子出生後不久母親就去世了,他是由姨母撫養長大的。太子天資聰慧,在看清了人世間浮華背後的虛幻,以及老病死苦的逼迫後,毅然放下將要繼承的王位和賢妻幼子,意決出家修行,成為一位探索生命真理的修道者

淨飯王得知太子出家後非常震驚,多次派人勸說太子回心轉意,無奈都被拒絕了。淨飯王為了保護太子的安全,只好從親族中選派五個人,隨同太子出家。佛陀成道後他們即成為最初得度的五位弟子,也是佛教僧伽組織的首批成員,稱為五比丘。

古代印度哲學流派很多,他們對人生有不同程度的研究、見解,當時最有代表性的一派,宣揚斷滅論,認為人死後,一切歸於斷滅,主張及時行樂,因為死後一切皆不存在,更不承認有業力。另外有一派則認為人死後還有一個不滅的靈魂,人要想得到靈魂的安樂,就必須在生前通過嚴酷的苦行而達到解脫的境地。這些思想被當時很多宗教團體奉行著。

佛陀在覺悟前也曾修習過這種苦行,在六年的艱苦修行中,身心不動,日食一粒一麥,但並沒有達到真正解脫的目的。悉達多太子自知苦行並不能獲得真理,更無益於解脫,於是接受牧羊女乳糜的供養。這個舉動使得跟隨他的五位同伴大惑不解,認為悉達多太子放棄苦行是退失了道心,便相約不再理睬他了。

孤獨的悉達多太子渡過了尼連禪河,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,來到了一棵畢缽羅樹下靜坐,堅定的對自己說,如果我不證得無上佛果,絕不離開此座。魔王波旬恐懼釋迦牟尼佛成道,特派魔女來誘惑,阻止他成道。他憑著自己的智慧與堅定的意志,終於體證宇宙至高的真理,證得了無上佛果。

徹悟人生真理的佛陀,決定走回人群,宣說佛法,教化眾生。

首先在印度鹿野苑為五比丘說法,這是佛法僧三寶成立的最初一刻。從此以後,佛陀的足跡踏遍了五印度,講經三百餘會,說法四十九年,

目的就是要讓眾生轉迷成悟、離苦得樂,普度眾生同成佛道。

蕅益大師在《要解》裡告訴我們,釋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。大師依憑什麼說的?是依憑《阿彌陀經》中:「舍利弗,當知我於五濁惡世,行此難事,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。這是釋迦牟尼佛對舍利弗講的,「行此難事」是信願持名念佛,這是難事,「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是成佛。十方三世一切諸佛跟釋迦牟尼佛沒有兩樣,最後都是依念佛法門而成就的。明瞭這個事實,我們才曉得華嚴會上,為什麼文殊、普賢也要求願往生淨土,就是這個道理。

根據典籍記載,佛陀成道之前,經歷六年苦行,骨瘦如柴。後來理解到修行要依循中庸之道,維持生存的基本需要,於是接受供養,轉而到菩提樹下靜坐,夜睹明星,大徹大悟,終於在十二月初八日悟道。所以佛門在十二月初八這天,以牧羊女乳糜供佛的典故,用臘八粥來象徵供養佛陀的乳糜,這是紀念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活動。

在釋迦牟尼佛成道之日,讓我們以至誠之心感恩佛陀的慈悲教誨,使我們有幸得聞佛法,得遇無比殊勝,當生成就的淨土法門!

華藏教務組整理

十善業道經講記
何謂十善業
念佛計數器
佛號不離身
學佛答問 全五冊
解疑答惑
Previous slide
Next slide

相關影音

釋迦牟尼佛如何教化眾生 淨空老法師主講
認識釋迦牟尼佛 淨空老法師主講
佛教節日開示 悟道法師主講

推薦書籍

最新消息
彙整